中国的稳与进-锚定双碳”,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编者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基调,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旨在帮助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并引领未来发展。面对世界的变化和机遇,中国需要如何团结信心、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以充分发挥内在创新能力?本报“中国的稳与进”系列报道将生动展示中国新的生产力迅速崛起、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的完整图景,共同探讨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潜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全面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阳光照耀着通江达海的长三角,通过水面上的120万块光伏组件,每年平均可转换成大约7亿千瓦时的电能。2023年12月底,我国规模*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安徽阜阳水面光伏电站实现了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节约约22万吨标准煤,减少约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是长三角能源结构转型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国稳步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行动缩影。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超级大风车”和水电站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世界**。全国碳市场自上线两年多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碳排放配额的年度成交量已经达到2.1亿吨、年度成交额高达144.4亿元。这些都是我国在不断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为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锚定了目标,稳步行进。我们对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也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内在要求。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被列为我国2024年经济工作九项重点工作之一。这意味着,到2024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我们将逐步实现碳中和。

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正在加速进行。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如今,这个浪漫的冬奥故事仍在续写。曾在技术领域创造12项"世界**"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自2020年6月投运以来,创造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的历史,坝上地区"送不出" "难消纳"的无限"风光"也转化成稳定的绿电,源源不断地走进输送进了北京的千家万户,累计向北京输送绿电242.88亿度,使首都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实现清洁化,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中国以举办绿色冬奥会为契机,实现了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并网及消纳,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日前召开的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产保供,要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新数据统计,预估到2023年,我国全年新增的电力装机容量约为3.3亿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同比增长12.9%。在全国范围内,电力供应整体稳定,成功经受住了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段的考验。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4.5亿千瓦,超过了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0%,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突破,超过了火电装机规模。我国能源转型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迈进。到2023年,我国已建成并并网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批已达到4516万千瓦,并已核准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基地超过5000万千瓦;全国范围内的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在新增电力装机中处于主导地位,户用光伏规模也超过了1亿千瓦,覆盖了500多万农户。

根据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要求,预计到2024年,全国风能和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亿千瓦左右。计划完成核电项目的建设投产,增加约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曾鸣表示:“2024年能源领域工作总基调可以用‘先立后破’、‘提高能效’、‘确保安全’这三个要素来概括。目前,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必须通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方式来保障能源的安全和经济性,因此必须先制定政策和标准,然后再实施具体措施,同时提高能源效率,确保供应的可靠性。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绿色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引领下,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相继发布。各领域和行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包括能源绿色转型、工业碳达峰、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等,同时科技、碳汇、财政、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了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支撑。

202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多年来,中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减少了过多依赖增加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水平。

与此中国形成了覆盖节能、节水、环保、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制造体系,新能源、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在国家层面培育的绿色工厂累计已达3657家,绿色工业园区270家,制定的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超过640项;绿色制造体系基本构建,绿色制造产业初具规模。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中指出,《纲要》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快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1.52亿千瓦,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国家节水行动持续实施,全国单位GDP用水量下降7.6%。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构建。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向绿而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中国在2020年9月22日向全世界做出重要承诺,承诺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争取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国将完成全球*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推动全球减碳的进程。

中国对“双碳”目标表态3年多来,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一致好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3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公约(UNFCCC)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上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解振华指出,中国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表示:“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了8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为全球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煤电装机容量,这标志着能源结构的重大转变。我们将继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终争取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中国支持G20提出的全球可再生能源要提高两倍的目标。”

中国在本世纪以来为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中国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也“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保持“双增长”,为世界贡献了更多的绿色。

解振华表示,绿色发展不是替补选项,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他指出,中国探索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db:作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yxbstudy.com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admin.com